但是,撇开皇明个案,尤其是去年以来,整个太阳能行业确实面临海外市场萎缩,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产能过剩、赢利下降等问题,全行业不景气是现实。
政府做好引导,企业练好内功,是中国光伏产业过冬之道面临中国光伏产业遭受的国外市场需求疲软以及美国贸易保护的夹击,只有政府企业合力,才能使中国光伏产业应对挑战,持续前行。首先在投资方面,政府应该对国内部分地方政府为了一味的追求招商引资而盲目上马的相关光伏项目,如多晶硅项目、光伏电池项目等,进行严格的限制并清理,以免产能过剩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在融资方面,对一些优质型的企业,政府可采取担保的形式协助企业通过银行等机构获得融资,以保证公司的现金流稳定,避免出现破产的局面;在市场应用方面,在已经出台的光伏应用鼓励和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应该引导不同地区出台更加细分的具体政策,使得政策真正做到推动市场的发展,通过持续不断的扩大内需,来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在法律支持方面,应该积极协助国内的光伏企业对美国裁定的反倾销惩罚进行回击,保障国内光伏企业的利益在国际市场上不受到伤害,为国内光伏企业营造一个好的国际市场环境。
全球光伏市场增速大幅下滑,上游多晶硅原料产能严重过剩受欧洲一些国家光伏补贴政策调整以及债务危机的影响,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增长率出现了大幅的下滑,装机量达到28.5GW,同比增长仅62.9%,远远低于2010年130.3%的增长率。多晶硅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从年初的70美元/Kg左右跌至年底的30美元/Kg左右,跌幅超过了50%。中国光伏市场出现井喷,但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在国家的鼓励政策以及一系列示范工程的刺激下,如2009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部委联合实施的金太阳示范工程、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的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等,近两年中国的光伏市场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出口国,并且主要依赖于对欧洲的出口,欧洲需求的萎缩也造成国内光伏产业的严重过剩。面对产业的冬天,企业只有练好内功,保存实力,才能迎来春天。
据统计,2011年度全球十大光伏电池供应商中,5家来自中国大陆,3家来自中国台湾。在几大巨头中,美国市场占无锡尚德整个市场份额的20%、英利是15%、天合光能和阿特斯也在10%左右。该项目位于盐池县高沙窝镇,建设规模336.6千瓦,项目覆盖10座设施农业光伏温室,年发电量约37万千瓦时,年节能量129.5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82吨,减排二氧化硫约8078吨,减排粉尘约3.9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光伏行业的贸易战可能会抹杀过去几十年中的创新和努力,拖延太阳能发电的推广。Martin Green教授随后在文中论述了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历史,从法国人Alexandre-Edmond Becquerel在1839年发现光伏效应,美国Charles Fritts在1849年制作出第一片太阳能电池,一直介绍到20世纪中期光伏技术在太空开发中的应用和之后包括新南威尔士大学、斯坦福大学在内多个研究机构对该技术做出的贡献。Martin Green教授在文末表示,最重要的是,世界各国的许多太阳能公司是相互依存取得的成功,他们的合力驱使着成本降低,而单个公司则对此无能为力。这将在政策层面对光伏行业带来又一个打击。
但是就在太阳能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合作并日去成熟时,美国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威胁行业的发展。现在太阳能行业需要统一口径坚决反对贸易毛保护主义,从而实现我们让世界每个角落的每个人用上经济太阳能的目标。
针对这一谬论,Martin Green教授特别指出,我对此强烈反对,就像太阳能是全球共享的能源一样,太阳能技术和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历史也是全球性的,之后也理应如此。Martin Green教授表示,在数十年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后,全球许多地区已经实现了市电同价。他指出,太阳能产业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如果美国、中国或德国真的建起贸易壁垒,那将会极大的推高光伏产品和光伏发电的价格。
太阳能已经做好准备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危机。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研究中心的Martin Green教授日前在美国《科技创业》(technology revew)杂志上发表名为太阳能贸易战将把我们拖回黑暗时代的文章。现在太阳能行业需要统一口径坚决反对贸易毛保护主义。与太阳能一样,太阳能产业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在美提出双反诉讼的SolarWorld董事长Gordon Brinser曾表示,太阳能技术是在美国发明的,我们要把它留在美国。太阳能产业的成功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的成就,而是全球范围的竞争和合作驱动着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在光伏技术产业化方面,他也简单列举了美国Bell实验室、日本夏普、美国SunPower和中国尚德为技术转化而做出的努力在美提出双反诉讼的SolarWorld董事长Gordon Brinser曾表示,太阳能技术是在美国发明的,我们要把它留在美国。
太阳能产业的成功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的成就,而是全球范围的竞争和合作驱动着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研究中心的Martin Green教授日前在美国《科技创业》(technology revew)杂志上发表名为太阳能贸易战将把我们拖回黑暗时代的文章。这将在政策层面对光伏行业带来又一个打击。针对这一谬论,Martin Green教授特别指出,我对此强烈反对,就像太阳能是全球共享的能源一样,太阳能技术和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历史也是全球性的,之后也理应如此。如果美国、中国或德国真的建起贸易壁垒,那将会极大的推高光伏产品和光伏发电的价格。与太阳能一样,太阳能产业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在光伏技术产业化方面,他也简单列举了美国Bell实验室、日本夏普、美国SunPower和中国尚德为技术转化而做出的努力。Martin Green教授表示,在数十年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后,全球许多地区已经实现了市电同价。
现在太阳能行业需要统一口径坚决反对贸易毛保护主义,从而实现我们让世界每个角落的每个人用上经济太阳能的目标。Martin Green教授在文末表示,最重要的是,世界各国的许多太阳能公司是相互依存取得的成功,他们的合力驱使着成本降低,而单个公司则对此无能为力。
太阳能已经做好准备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危机。光伏行业的贸易战可能会抹杀过去几十年中的创新和努力,拖延太阳能发电的推广。
他指出,太阳能产业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现在太阳能行业需要统一口径坚决反对贸易毛保护主义。但是就在太阳能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合作并日去成熟时,美国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威胁行业的发展。Martin Green教授随后在文中论述了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历史,从法国人Alexandre-Edmond Becquerel在1839年发现光伏效应,美国Charles Fritts在1849年制作出第一片太阳能电池,一直介绍到20世纪中期光伏技术在太空开发中的应用和之后包括新南威尔士大学、斯坦福大学在内多个研究机构对该技术做出的贡献
整个行业的颓势使光伏企业上市之路频频受阻,以首发申请被否的上机数控为例,该公司是一家光伏设备生产商,主要生产光伏专用平面磨床等产品,用于单晶硅棒和多晶硅锭的滚圆、截断或者磨面、倒角、端面磨等磨削工序。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2年只有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格瑞特新能源1家企业获得PE投资,亦只有隆基股份1家企业实现上市。
随着国内能源供需矛盾的日益严峻及环保压力的加大,火力发电的经济性越来越低,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越发受到重视;而光伏发电是目前最成熟且最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调整能源结构及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作用突出。纵观国内整个光伏产业链,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领域均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成为通过新股发行审核的一大门槛,未来具有技术优势的细分领域以及产业链下游的光伏电站,有望成为PE及二级市场资金的主要流向。
已经上市的光伏产业链相关企业也出现了业绩变脸:早年凭借赛维LDK扶持成为国内多晶硅铸锭炉行业领先企业的京运通,因为违约与货款拖欠,几乎要与当年的恩人反目成仇;钢线领域的恒星科技、切割液领域的奥克股份及碳化硅领域的新大新材等公司,也出现了大面积利润下滑。自2011年以来,受产能过剩、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等多重因素影响,光伏行业的寒冬持续蔓延。
以刚刚上市被否的思可达为例,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思可达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不仅远远无法满足投资性现金流的需要,而且长期明显低于净利润。2012年至今,已有7家光伏行业拟上市企业IPO进程受阻,其中上机数控、思可达光伏首发申请被否;恒基光伏中止审查;快可光伏、日地太阳能、天能科技及欧贝黎则被终止审查。VC/PE投资者对光伏行业的投资热情骤减的同时,光伏企业的IPO前景亦不乐观。几年前,光伏产业还是头顶光环的新兴产业,一度受到VC/PE资本的疯狂追捧。
6月14日证监会最新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名单显示,计划上市的光伏企业有日晶新能源装备、裕华光伏等6家之多。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20092011年,公司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业务的比例逐年提高,从56.0%、65.7%上升到75.2%。
光伏企业盈利不畅引发的资金周转困难,致使企业的融资需求仍在扩大,光伏企业上市募资的欲望不减反增。同时,公司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20092011年,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2.7亿、3.5亿和5.3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8.9%、61.7%和65.1%,资金压力巨大。
6月12日,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第48次会议审核结果显示,河南思可达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未通过,这也是年内第七家IPO搁浅的光伏企业。尽管如此,在整个行业景气度急剧下降的形势下,光伏企业盈利不畅引发的资金周转困难,致使企业的融资需求仍在扩大,光伏企业上市募资的欲望不减反增。